::: 新文本運動 :::
 
 
 ::: 新文本運動 :::
 
 
 
 ::: 新文本運動 :::
「新文本號外」每半年發佈一次,每期均以專題形式,組織約二至三篇深度論文,整理新文本工作室成員的成果,以更宏觀和全面的角度,綜合分析當代歐陸新文本的種種特徵。
第五期:讓新文本落地生根(2016)
編者前言
 
這是新文本資料庫的最後一期更新,以香港原創劇為題,著實在呼應前進進推動新文本運動的初衷:以文本為創作核心,重新審視語言在劇場裡的角色,通過語言打造獨特劇場美學的可能。可以說,歐洲劇作家的激進嘗試只是我們的手段,一種養份,打開文化翻譯的時空,讓新文本最終所面向的──兼具時代關懷與形式創作的本地原創劇作,可以落地生根。

事實上,在剛過去的第三屆新文本戲劇節,我們提出「本土轉化」的概念,讓新文本的藝術理念跟本地劇場及社會議題更直接地扣連。而耗時整整一年的「新文本工作室2.0」,其階段性成果亦在戲劇節中發表,展示了兩位年青編劇在這個創作平台的試驗。伴隨該次讀劇展演是一節有關編劇生態的研討會,資深編導與年青創作人聚首倡議更開放更有活力的創作生態。本期除了該次研討會摘記之外,還邀請了「新文本工作室2.0」策展人之一陳國慧分享她對於雨傘運動後的原創劇作的觀察與分析。藝術上的突破遇上歷史裡的關節,劇場駐足當下,見證、感通、思索於此時此地。

 ::: 新文本運動 :::
編者前言
「新文本工作室2.0」劇本創作計劃——「近年編劇平台及創作生態」論壇
(轉載)本土轉化──引介新文本的本土與啟蒙
(轉載)思考香港編劇的進路與出路
::: 新文本運動 :::